Rotterdam central 的外觀很前衛
抵達荷蘭的第二天因時差未調整4:30就醒來了
起來查點資料+耍廢
還好前往電車站時有電梯可以搭
在機場飯店-Hyatt Place Amsterdam Airport (這家飯店算此行cp值高的住宿)
用早餐後,大約9:30才退房
走路去搭電車,2站就到機場,接著前往荷蘭第二大城市
10:17-Rotterdam central 車程51分鐘
其實原本有規劃中停台夫特,但是我擔心小孩堤防的時間不夠,出發前就捨棄了
幸好這是正確的決定👍
到鹿特丹車站後,在車站內的旅客中心買Tourist ticket (€15.5)
這張一日卷是晶片紙卡,涵蓋了海牙、台夫特和鹿特丹的巴士電車,以及水上巴士
接著搭車到今天的住宿飯店—The James Rotterdam
飯店的床直接面窗 有一個人很擔心隔天會被亮醒
先將行李寄放然後再搭7號電車去Erasmusbrug碼頭,接著搭21號水上巴士直達小孩堤防
小孩提防的方式不只一種,我們搭乘的直達水上巴士是最省事的
小孩堤防(Kinderdijk)位於鹿特丹東南方萊茵河下游的諾德河(Noord)與萊克河(Lek)交會處
距離鹿特丹僅15公里
該處地勢低於海平面,於是利用風車將低地積水排放到河中
因保存完好的風車群和水利系統在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
所以無論如何,我一定要來看看!
而為什麼這兒名稱叫做小孩堤防?
我看了一些資料普遍是說三個因素
但問了chatGPT 給的答案是:
傳說可以追溯到1421年聖伊麗莎白洪水(St. Elizabeth's flood)時期,當時洪水泛濫,淹沒了荷蘭許多地方。 洪水退去後,人們開始在堤壩上檢視災情,他們發現了一個搖搖晃晃的搖籃漂浮在水面上。 讓人驚訝的是,搖籃裡有一個嬰兒,安然無恙。 在搖籃上,還趴著一隻貓,不斷移動身體來保持搖籃的平衡,防止被水衝翻。 正是這隻貓的努力,讓嬰兒在洪水中幸存下來。
由於這個嬰兒得以生還,堤防因此被稱為Kinderdijk,荷蘭語中的“Kinder”意為“孩子”,而“dijk”意為“堤防”,合起來就是“孩子的堤壩”。
這個溫馨的傳說賦予了這個地方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名字。
風車群中有一處還展示了睡在搖籃裡的嬰兒, 幸運的話可以見到旁邊有一隻真貓喔!
下船之後跟著人群走,走到遊客中心看ㄧ看,
後來問了一位騎著腳踏車的女生才找到在哪裡租腳踏車
原來是在下船後直走過馬路右手邊一個斜坡下去的地方
不知道是剛好剩下還是老闆看我們是亞洲人
我們租到的是熟悉手剎腳踏車
一台€10,可以騎兩個小時
還好有租車來騎,因為我根本不可能走完這片寬闊的地方
建議像我一樣腳殘的人一定要利用腳踏車輕鬆的賞景
天氣忽晴忽雨~
但在如此天然原始的空曠處
欣賞著一座又一座荷蘭文化代表的風車真的很值得
沒多久烏雲散去,澄澈的藍天倒映在水面
19座風車沿著河岸排排站
此時涼爽的微風輕拂,一整個就是很適合邊騎腳踏車邊拍照
要不是租腳踏車有限時,我還真想在此停留久一點
還腳踏車之後一樣搭21號水上巴士回Erasmusbrug碼頭
回去飯店休息一下,順便訂好明天的跨國火車票,到六點多我們才出門去blaak
先去被評選為最全世界美麗的市集廣場(Markthal),
其實在這座馬蹄形建築裡面都是店家,
成為最美麗,應該歸建築物的造型以及拱型天花板的豐富鮮豔彩繪
而讓我感到最酷的則是除了商店外,該建築外圍還規劃了住宅空間
做功課的時候,十個有十個推薦生鯡魚 Haring
那麼當然一定要點來吃囉!敢吃生魚片就敢吃這個~
除了生鯡魚
大頭還點了一大盤海鮮炸物,實在吃的好撐!
有名的方塊屋非常特別,但是階梯太多,我就沒有走上去自虐
於是聲控大頭幫忙拍攝上面的角度
這時候應該來一段背景音樂:你是我的眼 (腿)🎵
市集廣場(Markthal)旁邊還有鉛筆屋和水管屋
這些後現代又奇趣的造型讓鹿特丹顯得超年輕呢!
回飯店之前去超市買了一點麵包當作明天的早餐
感想:
鹿特丹在二次大戰時受到德軍的轟炸,
重整之後搖身一變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城市
果然有嚴重破壞才有新建設
(所以熊窩……)
秒睡~